尿颜色和透明度的临床意义

2009-9-15 16:28 【 】【我要纠错

  1.生理性变化

  (1)代谢产物:生理性影响尿颜色主要是尿色素、尿胆素(URB)、尿胆原(URO)等。

  (2)饮水及尿量:大量饮水、尿量多则尿色淡;尿色深见于尿量少、饮水少或运动、出汗、水分丢失。

  (3)药物的影响:如服用核黄素、呋喃唑酮、痢特灵、黄连素、牛黄、阿的平使尿呈黄色或深黄色;番泻叶、山道年等使尿呈橙色或橙黄色;酚红、番泻叶、芦荟、氨医学教育网整理基匹林、磺胺药等使尿呈红色或红褐色。

  (4)盐类结晶及酸碱度:生理性尿混浊的主要原因是含有较多的盐类,常见有:①尿酸盐结晶:在浓缩的酸性尿遇冷时,可有淡红色结晶析出。②磷酸盐或碳酸盐结晶:尿呈碱性或中性时,可析出灰白色结晶。

  2、病理性变化

  (1)血尿

  (2)血红蛋白尿

  (3)肌红蛋白尿

  (4)胆红素尿

  (5)乳糜尿

  (6)脓尿与菌尿

  (7)结晶尿

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

上一篇:尿颜色和透明度

下一篇:少尿

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